大眾網(wǎng)濟南11月21日訊(記者 赫洋 張建)幾天來,貴州省畢節(jié)市5名在外流浪的兒童因在垃圾箱內生火取暖導致一氧化碳中毒不幸身亡的悲劇,深深的觸動著人們的心。那么,省城濟南流浪兒童情況如何?他們又因何而離開家庭,流落社會的呢?長期從事流浪兒童救助工作的濟南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長繆詠梅在接受大眾網(wǎng)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前11個月,濟南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的流浪兒童近300名,而導致他們在外流浪的主要原因就是家庭出現(xiàn)變故。如果市政、環(huán)衛(wèi)和城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發(fā)現(xiàn)流浪兒童后及時向民政部門通報,畢節(jié)5名兒童的悲劇或可避免。
今年前11個月濟南救助流浪兒童近300人 絕大部分已被送回家
繆詠梅介紹說,濟南市救助管理站在負責救助濟南市內的流浪兒童的同時,還承擔著省級救助站的職責。也就是說,被外省市民政部門救助流浪乞討人員,會先被當?shù)鼐戎舅偷綕鲜芯戎荆缓笤儆蓾鲜芯戎竟ぷ魅藛T護送其返回原籍。同樣,省內其他城市救助站所救助的外省市流浪人員也會被送到濟南市救助站,并由濟南市救助站工作人員將其護送交由其戶籍地所在的民政部門。
因此,濟南市救助站所負責救助和護送的流浪人員數(shù)量較多。據(jù)初步統(tǒng)計,截至目前,濟南市救助管理站今年共救助流浪未成年人近300名,其中絕大部分已經被救助站工作人員護送回原籍。其余部分未成年人因為智力方面的關系,無法說出自己的原籍所在,因而被暫時安置在救助站居住。
兒童流浪多為外出打工或結伴出游 但家庭變故是主要因素
當談及人們所關心的未成年人外出流浪的原因時,繆詠梅表示,由于外出打工和結伴出游所導致的未成年人流浪現(xiàn)象在最近幾年逐漸增多。其中,一些農村學生因為中考失利而離開校園,進城務工。而他們對城市了解程度和對工作的適應能力往往還無法與成年人相比,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心態(tài),往往在工作中遇到小事就辭職了事,失去工作后身上有沒有足夠的現(xiàn)金支撐生活,因此而流浪街頭。
此外,繆詠梅介紹說,結伴出門游玩也成為了未成年人流落街頭的又一主要原因。特別是在暑期,由于學校放假,部分農村學生的家長又在城市務工,家中老人對孩子疏于管理,鄰居之間孩子之間三五人一起結伴出游的情況非常常見。由于身上帶的現(xiàn)金有限,因而導致這些結伴出游的未成年人因為身上帶的錢花光而在街頭流浪的事情經常發(fā)生。
根據(jù)多年的救助工作經驗,繆詠梅認為除去以上兩點,導致未成年人流浪街頭的最主要原因是家庭發(fā)生變故。在救助站救助的未成年人中,很多都是因為父母離異,或是父母中有一方去世,另一方帶孩子與其他人再次建立家庭,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年齡的關系,不少孩子都對父母的行為不理解,同時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又不舒暢,再加上青春期特有的叛逆心理,導致孩子離開家庭,流落街頭。
防止兒童流浪學校和家庭是關鍵 多部門聯(lián)手才能避免悲劇發(fā)生
要從根本上解決兒童流浪乞討的問題,這已經成為了全社會的共識,那么到底要如何做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繆詠梅認為,必須要從兒童流浪的源頭入手,即學校、家庭都要發(fā)力。同時,在發(fā)現(xiàn)流浪兒童之后,不管是市政、城管還是環(huán)衛(wèi)部門的工作人員,都要負起責任,聯(lián)系民政部門對孩子進行救助。
繆詠梅認為,未成年人流浪乞討的源頭在于學校和家庭。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一些原有的學校和教學點相繼撤銷,農村學生的入學率有所降低。而面對這個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即是建立針對農村學生的寄宿式學校,解決農村孩子的上學問題。
同時,不少農村孩子的家長都進城務工,而同孩子一起留守農村的老人又無法對孩子進行更深一步的教育。還有一部分孩子因為家庭原因,與家長溝通不暢,致使孩子與家長間有了隔閡。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是家長要把更多關注的目光投向孩子,多與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問題。這樣才能及時了解孩子的想法,從而避免孩子因為一點小事而離家出走。
繆詠梅表示,民政部門在救助流浪兒童中啟動了包括巡回救助在內的多項措施,但與龐大的城市容量相比,只憑民政部門一方的努力還是顯得杯水車薪。而市政、環(huán)衛(wèi)、城管等部門的工作人員遍及全市各個角落,如果他們能夠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流浪兒童,并在第一時間聯(lián)系民政部門,為流浪兒童提供救助,那么畢節(jié)市這5個孩子的悲劇也許就能夠避免。